2022年9月,“零廢低碳,賦能綠色發展”科普活動在江門市蓬江區智水展示中心舉行,孩子們享受其中,零距離感受科學、參與科學、親近科學。類似于這樣的科普活動,時常在這里與市民見面。
記者走進智水展示中心,透過展廳的落地窗,能看見天沙河靜靜地流淌,岸邊的樹木在微風中搖曳。蓬江區治水不斷迎來蝶變,智水展示中心成為觀察生態治水的“大課堂”。
(智水展示中心及周邊環境)
打造治水教育基地,治水經驗“搬進”展廳
在智水展示中心,治水歷史資料墻展示了蓬江區三年河湖治理過程。來往參觀的市民還可以通過智能互動設備,直觀了解治水項目技術。
(智水展示中心)
黑臭水體治理問題一直是蓬江區政府和百姓關注的焦點之一。以前,江門不少養殖場缺乏正確的排污意識,常年向河道排放養殖廢水,給當地河流帶來嚴重污染。
江門市蓬江區城市綜合執法和管理局副局長黃青山向記者介紹道,2019年前,蓬江區在市河長辦考核長期處于落后地位,天沙河、杜阮河、丹灶河、木朗排灌渠、龍榜排灌渠和龍灣河(蓬江段)被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6條黑臭水體。為切實抓好治理工作,江門市蓬江區政府聯手北控水務進行系統整治,于2019年6月開啟蓬江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(一期)黑臭水體治理工程。
據悉,一期項目主要任務落在河道清淤控污上。通過沿河“控源截污”,排查并整治對河流有嚴重影響的企業與養殖場;種植綠化,進行生態修復;活水的三個方式進行污染源頭控制。
一期項目結束后,蓬江區的六條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整治。到2020年7月,蓬江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(二期)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啟動,以“消除五類水,沖刺四類水”為目標。北控水務蓬江項目總經理劉宏介紹道,二期項目總投資19.25億,截至目前已完成總投資的78%,累計完成新建污水管道284.15公里,污水提升泵站63座,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站31座,天沙河、江門河碧道建設與城市景觀提升16.1公里,智水展示中心1座。
據北控水務南部大區江門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陳思介紹,蓬江水質考核“水管家”作為江門區域公司“深耕市場,服務客戶”創新模式的探索,目前已正式在江門市蓬江區開展。蓬江水質考核“水管家”以市河長制考核為抓手,全面梳理蓬江區涉水系統,鞏固現有治水成效,助力蓬江區實現全流域長治久清,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、現代化先行區和生態宜居新城區。
環保宣教豐富多彩,環保理念深入人心
在智水展示中心,一張張科普手繪海報,描摹著美好生態,特別亮眼?!耙恍├L畫作品是孩子們用廢紙的背面創作的,有的還獲得過相關獎項呢!”說起這些成果,江門市巾幗義工聯誼會副秘書長張旭欣一臉自豪。
張旭欣本人自己也熱愛繪畫,興趣特長讓她從事環??破栈顒诱业叫碌谋磉_方式。多年來,她積極帶領小志愿者們開展環保繪畫宣傳活動,并聯合相關單位出版書籍,致力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。她帶著志愿者們,在智水展示中心辦起科普課堂,生動的形式感染了很多人。
(環??破战逃顒樱?/span>
蓬江智水展示中心館長劉麗蘭告訴記者,展示中心與江門市巾幗義工聯誼會保持長期合作,確保每個月至少有2次培訓課程或活動,同時聯動政府、學校、企業等,開展環保相關活動。
(智水展示中心里面的環??破栈釉O備)
特別是周末,智水展示中心迎接不少前來打卡的孩子們,除了參加各種環保課堂、環保小實驗,各種環??破栈釉O備也是他們的“心頭愛”。孩子們可以通過游玩智能水幕、親水桌游、引水互動墻等設施,在玩耍中樹立環保意識。
綠色“高顏值”成亮麗名片,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
從智水展示中心三樓的落地玻璃窗往外眺望,一河兩岸的美麗景觀盡收眼底。
(智水展示中心及周邊環境)
智水展示中心位于天沙河上游,是當地一年一度賽龍舟的終點?!八恼w設計像一艘龍舟,展園的浪形雕塑像是在逐浪?!敝撬故局行脑O計師李曉彤向記者介紹道。
北控水務對智水展示中心附近的公園進行場地改觀與景觀提升,合理布局了步道游線,方便附近居民進行慢跑與散步運動;配備智能化活動設施,使運動與景觀相互結合,吸引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進行交互體驗,豐富了市民的閑暇生活。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,天沙河的黑臭情況得到整治后,晚上前來附近休閑娛樂的人變多了,“后備箱集市活動”也常常在這里舉辦。
劉麗蘭說道,未來,智水展示中心將通過培訓更多學生志愿者,更廣泛地傳播環保理念;并持續優化繪本課堂,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到環保課堂中來,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。
如今,智水展示中心是江門治水蓬江智慧水務管理的示范窗口,是江門蓬江新時代治水工程典范,是江門蓬江區政府“生態城市新名片”,是面向市民及青少年環保教育的重要場所。
“7年來北控水務在江門一共投資了10個項目,為鶴山、蓬江近百萬人口提供服務,項目涉及市政水務、農村污水、水環境治理等板塊?!北笨厮畡漳喜看髤^江門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陳思介紹道。
未來,蓬江區政府與北控水務將繼續為當地市民的用水安全保駕護航,以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為初心,通過優化市政水務、水環境綜合治理、村鎮水務、清潔能源等領域,為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
(來源: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)